1.見光或久置變色。易燃,遇明火、高熱、氧化劑有引起燃燒爆炸危險,受熱分解放出有毒的碘化物蒸氣。易發(fā)生親核取代反應;可被濃碘氫酸還原為丁烷;經武爾茨反應生成辛烷;與氫氧化鉀醇溶液共沸可生成丁烯等。
2.穩(wěn)定性[13] 穩(wěn)定
3.禁配物[14] 強氧化劑、強堿
4.聚合危害[15] 不聚合
5.分解產物[16] 碘化氫
1.用作分析試劑、溶劑,也用于有機合成等。[18]
由正丁醇與碘在磷存在下反應而得。將赤磷與正丁醇混合,加熱使其微微回流,緩緩加入碘。加完后繼續(xù)回流4h,蒸餾,得粗品。依次用水、濃鹽酸、水、10%碳酸鈉溶液和含少量硫代硫酸鈉和水洗滌。然后以無水氯化鈣干燥,蒸餾,收集129-131℃餾分,即為1-碘丁烷。收率90%。
儲存注意事項[17] 儲存于陰涼、通風的庫房。遠離火種、熱源。避免光照。庫溫不宜超過30℃。保持容器密封。應與氧化劑、酸類分開存放,切忌混儲。采用防爆型照明、通風設施。禁止使用易產生火花的機械設備和工具。儲區(qū)應備有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和合適的收容材料。